時值初秋,朔州鄉村迎來最美時節。連片的玉米地翻滾著青紗帳般的波浪,沉甸甸的高粱穗將枝頭壓出優美的弧度;走進村落,白墻灰瓦的農家院落與光伏路燈互相映襯,垃圾分類亭、文化廣場等設施點綴其間。一幅產業興、生態美的塞北鄉村新圖景在青山環抱中生動鋪展。

近年來,朔州市學習運用“千萬工程”經驗,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,持續在基礎設施建設、人居環境改善、特色產業培育等方面發力,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。

“水泥路通到了家門口,大街小道天天掃,看著賞心悅目,住著舒服自在。”懷仁市海北頭鄉海北頭村村民王喜每天都會在村里轉幾圈,對眼下的生活環境很是滿意。

今年夏天,海北頭鄉變得更美了:平坦整潔的水泥道路、嶄新的太陽能路燈、干凈明亮的農家小院……秉持“高標準、嚴質量、重成效”原則,該鄉在農村垃圾整治、國省縣鄉道路及鐵路沿線整治中全面發力,清理垃圾、整治“五堆”、安裝圍網、補植花木,每一項工作都做得扎實細致,讓鄉村環境煥然一新。

海北頭鄉的巨大變化,是朔州市今年開展垃圾集中整治攻堅行動最直接的成果。攻堅行動中,黨員干部群眾以飽滿的熱情齊上陣,全市人居環境煥新顏。

在實際工作中,朔州市堅持整治與規范并重、監督與引導并行,以“制”促“治”,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治理從“末端清理”向“源頭管控”轉變,從傳統“治理”到現代“智理”轉變——

朔城區沙塄河鄉“三帶三化三保障”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以黨委帶支部、黨員帶群眾、婦聯帶婦女“接地氣”為抓手,以網格化、規范化、精細化管理“聚人氣”,以責任、組織、資金保障“鼓士氣”,不斷夯實人居環境“里子”;

平魯區陶村鄉探索“黨建+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”新路子,出臺以“一規三綠三清三治三提升”為重點的“一河兩路九村六礦”實施方案,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,以村劃片,分片治理,推動人居環境管理制度化、經?;鸵幏痘?;

應縣大臨河鄉以省級數字鄉村示范項目建設為抓手,建設移動“數字鄉村”平臺,創新“微社群+小程序”模式,在垃圾桶部署智能監控,通過圖像識別技術預警溢滿情況,提升垃圾清運效率;開發糞污清運預約功能,居民和養殖場可通過小程序“一鍵下單”,實現人居環境精細化管理……

美麗鄉村建設,既要“面子美”,更要“里子美”。

“這里的豆腐有點甜,老板說是用山泉水做的?!痹谏疥幙h舊廣武村一家臨街豆腐店鋪里,來自山東的游客鄭人方說。

“2022年,縣里開始對舊廣武村進行系統修繕,臨街危房和殘垣斷壁得到很好的復原,環境好了,游客也多了,生意更好做了?!眻猿钟脗鹘y工藝做了30年豆腐的趙世厚很自豪,如今他家制作的豆腐已走出村落,成為最受游客歡迎的特產。

在推進和美鄉村建設過程中,朔州市堅持規劃先行,強化政策支撐,制定精品示范村、提檔升級村、環境整治村建設指引,持續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發力,在特色產業培育上用力,確保和美鄉村畫卷如期從“紙上”落到“地上”。今年,朔州市將繼續安排財政資金1900萬元用于“千萬工程”建設,打造20個以上的精品示范村、200個以上的提檔升級村,持續示范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向好向優發展,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,讓鄉村的日子美起來。(袁兆輝?劉淑花)